于与宇宙、上帝、灵魂浑然一体的氛围里。现今要找一个高远、幽深、宁静、孤独的栖身之地谈何容易!哲学家们早已告别坐冷板凳的时代,进入一个空前喧嚣鼓噪的世界。他们满世界飞来飞去,作报告、跑课题、评奖项、发文章、出专著……一个身心不能独处、不能宁静的人“不复与本源为邻”荷尔德林语,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思想!常言道,文如其人,其实,文也如境。境不幽、不静,其文也就难免流俗。故有人称,现在是“用最好的纸出废书”!“哲学家的小木屋”在我已然成为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种如同现象学家胡塞尔那样能够长达数十年甘于寂寞、远离名利,在一种宁静退隐状态下一再献身于哲学问题的境界和精神。胡塞尔曾有近十年的时间“几乎什么也没有发表”,他把自己独立于所有的外在的东西,积聚全部的思想能量,去冲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宏大哲学理论:现象学。这要是发生在今天,一定不可思议。在量化考评风行的今天,一个教授如果十年没有成果问世,那他就只有下岗。
D.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陵率领伤病疲惫的士卒,与超过汉军十万人的匈奴军队作战,终因寡不敌众,再加上叛将出卖,打了败仗,做了俘虏。B.李陵认为白白死掉不如建立节操,毁灭声名不如用行动报答恩德。他仰慕范蠡、曹沫的志向。不得已投降,是准备有所作为的。C.苏武壮年时以一个轻车简从的使节身份,出使到拥有兵车万乘的匈奴,头发白了才回到汉地,母亲已经死了,妻子也改嫁了。D.汉朝对没有死节的李陵给予严厉的处罚,而对守节不移的苏武仅给予很少的奖赏,李陵认为这很难让在远方听命的臣子倾力为国效命。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5分)(2)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唐多令南宋刘过①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②。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
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
f胡塞尔有一句话,令我读后久不能平静:“我们切不可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时代的诱惑太多了!而永恒能值几个钱?当我们困惑于时代的花里胡哨而忘记了永恒时,当我们厌倦了周围的嘈杂算计而急欲抽身离去时,我们太需要一个“哲学家的小木屋”来安顿我们漂泊迷惘的灵魂!这个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