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家庭与学校联手共同培养学生礼仪行为习惯(张娜)家庭与学校联手共同培养学生礼仪行为习惯(张娜)
文明礼貌是最受各国人民重视的品质。礼仪是发展社会交往的润滑剂,是沟通人际关系的调节器。由于幼年时形成的良好习惯可以改变一生,在倡导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的今天,就是首先要接受最需要接受的礼仪教育。本文从礼仪教育基础在家庭,关键在家庭;学校礼仪教育能有效促进孩子个性品质的塑造阐述如何把礼仪行为习惯教育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点,以达到孩子良好礼仪习惯的培养。现在许多家庭只养一个孩子,家庭关系单一,孩子的个性得到极大张扬,几乎未经受挫折或困苦。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就理所当然的成了几代人的希望,个个被视为掌上明珠,心肝宝贝,由于礼仪知识有相对较强的约束性,那么家庭成员中对倍受娇宠的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而学校教育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这方面专题的系统化的教育,因而我们的教师、家长常常发出感叹:现在的学生难教,孩子难管。因此加强对孩子的礼仪规范教育,让礼仪规范来约束孩子的行为,这是时代赋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必须各尽其责,各施其能。相对于学校的、社会的教育,仅就家庭礼仪教育而言,它处于基础地位,起着关键作用。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湾,它既是遮风挡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飞理想的锚地。家庭礼仪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看平时,重养成,自然是家庭礼仪教育实施的应有之义。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林崇德教授也指出,“重复和练习是习惯形成的关键。无论是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还是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都是靠重复和练习而形成的。要使文明用语普及,唯一的办法是在明确意义的情况下反复练习,使之习惯化,孩子的一些“绅士”“淑女”形象就会自然而然形成。所以如果学校教育能在家庭教育礼仪教育的基础上将其作为培养孩子人格品质形成的结合点密切配合,有意识地多向孩子提供良好的反复的礼仪训练,那么孩子的道德修养、道德品质就会不断得到提高。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在校园内注重礼仪氛围的营造,还要广泛辅导家长营造和谐的家庭文化氛围,尊重环境对人的作用,把改造培育宜人环境与日常的良好礼仪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于学生成人成材教育的整个运行过程之中,从而为新一带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注入新的生机和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