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r
r
处于青春后期的高中学生面临双重的压力,不仅快速的社会变革给中学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也会成为压力源。在社会变革过程中,新的价值观念和传统观念的冲突,使原来一元化的价值体系向多元化演变,处于价值观成形期的青少年往往容易陷入迷茫。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一些副产品例如社会两极分化的加聚、失业的威协、个人保障社会化等各种社会因素,都使青少年处于无形的压力之下。青春期自身生理、心理、社会性的发展需求,如第二性征的发展。与异性朋友的交往、与父母关系的重新审视、社交圈子的扩大等,都是中学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r
r
压力的积极面在于,适当强度的压力可以转化为个体前进的动力,但压力的消极面在于处于高压力环境下的个体容易产生健康问题,包括生理上的疾病和心理上的困扰。关于家庭压力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指出,来自家庭内部的压力,如家庭成员不和、内部争执等,已成为青少年情绪困扰的主要原因;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更成为中学生心理适应不良的关键诱因。甚至于有中学生不堪生活重负而选择了轻生的道路。r
r
压力与青少年发展,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关系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虽然很多研究都指出压力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很大,但就压力源本身的关系研究还不多见。青少年压力源研究多集中在某一方面的压力,例如家庭矛盾、学业负担及人际关系,但缺乏系统的全面研究。再者,研究多选用国外的生活事件(lifeeve
ts)量表作为压力指标,虽然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有关,但它忽略了个体对压力源的认知功能,以及有脱离日常生活情境等不足。有研究指出,日常生活的烦恼(dailyhassles)是比生活事件更有效的指标,且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更为密切。本文通过探讨高中生对26项日常生活烦恼的感受,试图分析高中生主要的压力源及其结构,并分析压力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r
r
从认知评价的角度来说,压力是人和环境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人感到的环境的需求已经超出了自身可以应付的能力,或者已经威胁到自身的心理健康。在此基础上,源自环境的任何物理的和心理的需求就称为压力源。r
r
2方法r
r
21被试r
r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上海市10个旧区和4个新区中抽取8所完全中学80个教学班,共3161人。剔除无效问卷后,实得有效问卷(人数)2986份(人),其中男1388人(占465%),女1598人(占535%)。在全部被试中,高一学生1047人,占351%;高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