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附件
陕西省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
建设指标目标要求1建立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信息化管理体制,统筹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一、管理机构管理体制与机制三、制度建设二、发展规划2千人以上学校成立信息化技术业务部门电教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千人以下学校设立信息化业务管理岗位。专职业务管理岗位(不含信息技术老师)数至少1个,师生人数千人以下按1岗600名学生的标准设置,并配备专门的工作室。3将信息化发展规划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信息化在学校教育发展中的战略地位。4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计划,任务明确,落实措施得力。5学校有效落实省级发展规划和工作任务的措施得力,圆满完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任务。6制定信息化业务人员绩效考核办法,绩效水平不低于学校管理岗位平均水平,并在职称评聘中与教师同等对待。7建立教师与信息化业务人员信息化能力考核制度,将信息化应用能力作为职称评聘、评优考核的依据。8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工作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考核范围。9制定和落实激励教师开展教学应用的奖励措施,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四、资金投入10明确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资金投入机制和办法,将教育信息化经费列入年度计划。
f11能提供满足师生使用的校园网络接入条件。注:教师在办公室、教室等教学办公场所可以利用有线无线方式方便接入互联网,学生可以在教室及五、网络接入条件其它学习场所方便接入互联网;可引入运营商建设和维护校园网,有条件的、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考虑自建和维护;教师办公室、教室采用有线或无线接入,学生可以无线接入为主;学校到公网的接入带宽可根据学校应用规模按需投入,基本保证各个接入终端使用时带宽达到农村地区2M,城区4M;到2015年,校园主干网到公网出口带宽每千人不少于100M。12建设覆盖每个班级的网络多媒体教室。注:网络多媒体教室是指教师能够在教室方便地展示多媒体教学资源,能方便地访问I
ter
et和各级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库,并具备传统教室的教学功能。其中,多媒体的展示功能要充分考虑演示的效果,把清晰度、屏幕尺寸、用眼健康等视觉效果作为重要衡量指标。13为每位教师配备备课、授课必需的终端设备。注:教师备课、教学用终端设备是指台式机、笔记本或系统开放、可以使用各类教学资源、可以与各类终端显示设备相连接的平板电脑等,各类终端要保证教师在网络环境下随时随地开展备课和教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