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解人难。《锦瑟》可以说”是李商隐著名的诗作之一,从思的首尾两联中,我们似乎可以理解为作者在追思年华,为那些美丽凄凉的往事而无限悲伤。整首诗的意境则给人以深婉绮丽而又飘忽幽邃的凄恻感。而这种感觉是以锦瑟这一意象展开的。“锦瑟”之绘有锦绣般美丽的花纹的瑟,而“瑟”指一种弦乐器,声调悲凉。7整首诗以声音悲凉的锦瑟的“无端”地幽怨起兴,追思年华往事来隐叙自己身世的哀痛、幻灭、遗恨、沧桑,之后的几个意象:沧海月明的美丽,但鲛人泣泪总有那么一点伤感意味,蓝田暖玉也很美,但可望不可及,整首诗的意象都带有浓郁的幽怨凄恻意味。再如他的一首哲理意味很强的诗:乐游园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夕阳的金色余辉中,登高远眺长安城和美丽的河山,景象是何等迷人!但它们转眼即将消逝在夜色下,这多么令人惆怅!这幅黄昏夕照中,熔铸了诗人怀才不遇家国沦亡的无限伤感之情,“夕阳”这一意象表面上十分的美好,可是却带有了更浓郁的伤感之情,因为夕阳后必是黑暗以夕阳这一意象来代表时光流逝,年华的老去,可谓十分的幽怨,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所表达的是自己壮志难酬,十分无奈的幽怨,而现在我们常常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来比作老年人迟暮,把“夕阳”比作未来美好生活,把“年老”比作黄昏,也可以说是黑暗的到来,可谓十分贴切,又不免带有些许的哀伤。当然李商隐的许多诗也或多或少带有这种幽怨凄恻感。“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以带斜阳又带蝉。《柳》整首诗的意境很美,”但意象是幽怨凄恻型的,从春到秋,盛衰荣枯的柳,象征着自然和人生都是如此的无情,柳的意象与之前提到的《乐游原》中的夕阳有相似之处,以苦吟的秋蝉清冷凄凉的秋天等意象,共同构成完整的意境之后,这几个意象所表示的已不是欣欣向荣,生机勃勃,而是由说不出的悲凉。又如《夜雨寄北》整首诗从表面看说的是人们久别重逢,相互谈到别后的情景但这里“西窗的残烛”,“与巴山夜雨”
f这两个意象将时空的差异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反映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使得之前“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带有了更多的凄恻幽怨感。这是李商独隐生命的交响,但他的这种悲剧性又有十分独特的一面,就是在他的这种凄凉悲哀的意象又有一缕生机,在绝望的境地看到生机,在悲痛的背景中去题悟生命的美好,人生的价值,这就是接下来说的他诗歌意象的第三点。
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