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所以,通常合并超声检查以提高敏感度。(二)实时超声
f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我国的肝癌筛查开始应用联合AFP和超声显像。超声显像在肝癌早期发现中的地位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超声比起其他影像学检查有容易操作、无创伤性、重复性强和相对花费少等特点。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研究肯定地证实了超声能检测小肝癌,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它的价值超过AFP。事实上,如单独以AFP作为筛查的方法,将会遗漏40以上的小于3cm的小肝癌。超声可检测到直径12cm的肝癌,它的灵敏度取决于肿瘤的回声类型、检查医生的经验、仪器的性能。肝癌在超声显像的表现有不同的回声类型:小肿瘤通常表现为低回声,而大肿瘤由于继发组织学的变化,如纤维化、脂肪变性等,常呈现出不规则的不等回声或高回声。20世纪80年代分析经普查发现的肝癌病例,发现由超声检出的病例,肿瘤中位直径已达5、5cm,而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由超声检出的病例(AFP阴性),肿瘤中位直径为4cm,说明在上海地区超声检查发现小肝癌的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肝硬化病人中,定期超声检查随访,可检测到小于3cm的肝癌,而3cm被认为是一重要的关系病人预后的分界点。
20世纪90年代,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对筛查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提示若单独应用AFP,筛查的敏感度为69,特异度为95,阳性预测值为3、3;若单独应用超声显像,筛查的敏感度为84,特异度为97、1,阳性预测值为6、6;若联合AFP和超声显像(平行试验),则筛查的敏感度提高到92,特异度为92、5,阳性预测值为3。
四、筛查及早诊早治方案建议(一)筛查对象应该对所有肝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肝癌高危人群指年龄在35岁以上,有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证据,或有慢性肝炎史者。在此人群中AFP筛查肝癌的检出率为50110万,为自然人群的34、5倍。(二)筛查起始年龄和终止年龄男女发病率之比为3:1,并且女性的发病年龄较男性稍晚。可以根据财力、物力和人力来决定不同的起始年龄和终止年龄。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状况,可以考虑对男性35岁或40岁以上,女性45岁或50岁以上的高危对象进行筛查。至于终止年龄,根据发病率变化的特征,建议定在65岁。(三)筛查间隔每36个月左右筛查一次应是合理的。每6个月一次的筛查,所发现的肝癌34以上为亚临床肝癌;若筛查间隔时间过短,如每3个月一次,则会造成受检者心理上负担过重,并且筛查成本增加。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将筛查的间隔控制在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