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精神动力和思想条件现在我们可以采取这样一种方式表达情感:“茶叶蛋都吃不起了,元芳,你怎么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神马都是浮云”。简单的话却可以表达出人们无奈、嘲讽的心情。这样一种通过网络流行语来传递自己内心诉求的行为,其实就像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创始人布鲁默分析的那样,一个人其实是经过一种“自我对话”的过程来把握和交流意义的。例如一个倾诉个人忧虑、苦衷的人其实是正在向他或她自身解释是什么东西给他或她带来烦扰。正是在这一“自我表白”的过程中某人达到了陈述的目的。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不透明”性(非视频类沟通),让个人在写博
f感情,拥有隐晦性的网络语言自然成为最为便捷和轻松自由的表达方式与渠道。
“反光镜”。网络流行语在近几年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甚至突破了网络世界走向传统媒体,这深刻反映了当今人们思想活跃和求新求异心态,也是国家经济繁荣、政治开明和文化发展相
三、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趋势
在众多的网络流行语中,既具有类似于“给力”这种带着积极向上的词汇,也有许多粗俗的、处于意识形态边缘的网络流行语,如“你妹”、“TMD”等等。如果留意和总结一下近几年人们在表示愤怒时常说的词语,就会发现一条清晰的演化路线,即从最初由港台引进的“哇噻”(尽管后来在国内它大多代表惊喜的意思,但起初这却是句骂人的话)“我晕”(目前正流行)“我勒个去”。这其实是人民群众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断选择的过程,那些不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词语终究会被抛弃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只有那些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网络用语之所以能够传播,在于它被认同,反映某种现实,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网民们当时的心情,但是流行在当下网络上的这些词能存活多久,都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且跟随社会的发展的脚步而不断发展的。近几年来,针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逐渐增多,究其原因就在于网络流行语是互联网时代思想与技术的“混合体”代表,人们渐渐发现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价值,它不仅仅是网民的交流语言,也同样是网民的自我意识表达和社会的
互作用的结果。网民是网络的主体,网络用语发展要靠广大网民共同努力。从价值层面看,网络流行语与网络暴力可能仅仅就是一“词”之隔、一“句”之差,但是其发展前景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不必过多的干涉网络流行语的自由发展,但是网络规范与网络监督还是必要的,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