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②为郭沫若的话剧《屈原》谱写全部配乐和插曲;③抗战歌曲《出发》、中国空军军歌》、《中国海军军歌》、《我是军人》,最为激动人心的《流亡三部曲》之二《离家》、之三《上前线》,以及《长城谣》,《满江红》、《募寒衣》、《保卫大上海》等抗战歌曲近100首,还创作了一些钢琴曲和不少的电影主题曲和插曲。④抗战后至社会主义时期:《新青年进行曲》、《社会主义幸福长》、《雷锋组歌》。5、马思聪:曾留学法国,回国后与陈洪创办广州音乐院,任院长,并教授小提琴、钢琴、视唱练耳等课程。马思聪很早便开始了音乐创作,分为①小提琴
作品:a19371938年创作《内蒙组曲》,全曲三个乐章:史诗、思乡曲、塞外舞曲。b1941年创作小提琴组曲《西藏音诗》,作品以“粗狂的风格和原始的力度”独树一帜,全曲以西藏音乐为素材,共三乐章:述异;喇嘛寺院;剑舞。这部作品,延续和深化了马思聪以民族音乐素材为创作基础的一贯作风。C《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944年创作,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以广东民间音乐为素材,“鸟惊喧”、“昭吾怨”、“贺新凉”,用西方协奏曲的结构形式,宏观地描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d《牧歌》1944年创作。②马思聪的合唱作品《祖国大合唱》、《春天大合唱》、《民主大合唱》。
③声乐作品:《永生》等20首爱国歌曲。马思聪作品大多用民歌曲调或带有民歌风格的曲调,旋律性强;曲式多用复合曲式创作上的小提琴化,重视发挥它的特点、技法。6、谭小麟:1932年考入国立音专国乐组,随朱英学习琵琶,并从黄自兼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学作曲。后又留学美国。作品①室内乐作品:《小提琴与中提琴的二重奏》、《弦
乐三重奏》、为中提琴与竖琴而作的《浪漫曲》、《木管三重奏》。②声乐作品:
艺术歌曲《鼓浪屿》、《正气歌》、《小路》。③民乐合奏曲《湖上春光》、《子夜》。谭小麟在留美回国之后,担任国立音专作曲教授兼理论作曲系主任,他以广博精深的学识和认真细致、循循善诱的教学,以及对困难学生的悉心忙着,赢得了同学们的衷心爱戴。谭小麟与当时同在音专任教的德籍教授弗兰克尔,分别将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两大新的作曲理论体系引进为音专理论作曲的教学内容。7、民众歌咏会:成立于1935年2月,由一部分爱国的学生、职工和市民自发组成的,组织者是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干事刘良模,后来麦新、孟波等进步音乐工作者也成为该组织的骨干。这个组织在1936年上海的救亡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