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预防宣传材料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Ha
dfoota
d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二、手足口病的病原有哪些?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三、手足口病临床表现有哪些?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状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临床上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患儿尿黄。重疹患儿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四、手足口病的额传染途径有哪些?1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等物品。2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3饮用污染的水和食物。五、个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f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六、何谓正确的洗手?1、正确的洗手是有效防止感染及传播手足口病的措施之一。在下列情况下应及时洗手:(1)(2)(3)(4)(5)餐前和上厕所后。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
2、合理的洗手方法应包括以下步骤:(1)(2)(3)(4)(5)(6)(7)(8)(9)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足够的肥皂或洗手液覆盖所有手表面。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手心对手被沿指缝相互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