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到1912年清帝退位1840~1912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总述秩序逐步确立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的时期,主要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屈辱线索: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抗争探索: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先后发起了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清政府统治于1912年结束经济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
f使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清朝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逐渐惊醒,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主流思思想想。“中体西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三民主义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生活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以及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推动,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1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蓄意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沦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3影响1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改变。3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西方思想文化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原因: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2过程1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2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3结果: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1前期1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2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具有空想性。
f2后期1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2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是在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31864年,太平天国在中外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