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聚的传统节日。在“家国一体”的古代社会中,中华民族就已形成了重血缘、重亲情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制度源头是A.禅让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2.依据右图漫画中的信息判断,它反映的历史时期最有可能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3.1943年1月,中英签署新约,取消英国在华诸多特权。至此,英国在中国获得的“关税协定”等特权在百年后最终消失。与“关税协定”特权最初取得有关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1923年,有文章评价四年前发生在北京的一场运动,说其“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步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此文最有可能评价的是
f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5.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出访苏联,双方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一行动表明,新中国执行的外交政策是A.多边外交B.“一边倒”C.“求同存异”D.不结盟
6.右图所反映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村民自治制度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7.古罗马一法学家认为,罗马初建时期“没有任何固定的法律和权利”,但通过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公元前5世纪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形成。这部成文法是A.习惯法典8.马克思在1848年发表的某一著作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同时,著作的最后还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著作应该是B.《十二铜表法》C.《大宪章》D.查士丁尼法
fA.《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C.《共产党宣言》
B.《庶民的胜利》D.《四月提纲》
9.右图揭示了二战后德国被一分为二的命运。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德国人口众多C.多极化趋势加强
B.冷战D.苏联解体
10.雍正皇帝认为:“朕观四民(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这段材料体现的经济政策是A.海禁B.重农抑商C.工商皆本D.盐铁官营
11.宋朝刘子《忆樊楼》一诗中写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