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过程正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教学单元的设计以某个主题为核心,围绕着为实现目标而设计的探究性方案,从而形成结构化的教学单元。基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单元,就其教学内容来说,一般需要把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四个部分融为一体,只有整体地考虑才能整体地把握,才能看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本质的。
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设定了3个必修模块和3个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里面涉及了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力学、原子物理等模块,几乎覆盖了物理学的所有领域。对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作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模块单元的内在逻辑结构,就能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例如,必修2中的“曲线运动”,作为“牛顿运动定律”的延伸,让学生通过对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运动形式的研究,体会物理学中化繁为简的研究方法,深化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重要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让学生能从物理学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视角分析自然与生活中的复杂问题。
3从基于知识点的课时设计转向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单元设计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都注重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运用讲解、实例辨析、大量作业练习开展教学。学生很难理解主题中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难以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基于知识点的课时设计对提高应试成绩有一定效果,但难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所以学会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是实现课堂转型对教师的要求。
案例:基于知识点“静电场”的单元设计和基于核心素养“静电场”的单元设计的比较。
31基于知识点的课时设计(表1)
32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单元设计
教材整体分析:在核心素养下,教师的单元设计要突破传统思维,紧扣本单元的核心,即电荷守恒定律,分别从力、能、应用三个主题内容开展教学。在第一部分力的性质的教学中,因为学生没有见过电场,对这一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所以不能依靠理论说教,而应该借助一定的操作情境。为此,通过电笔真实检测辉光球周围的电场,以及通过类比风场等方式,立体地帮助学生建立电场及电场强度的概念。在第二部分能的性质的教学中,不断类比重力场的各种性质,使学生熟知电场能和电势。在第三部分实际应用的教学中,通过一个个实例重新体验电场力和能的性质,做到加深巩固,灵活运用。最后,本章知识可以总结为“六个二”。两个概念:电场强度和电势;两种电场:点电荷电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