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新课
f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写出了庐山的雄奇景象,更说明了一个哲理,那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还记得这首诗吗?能把它默写下来吗?2.(师吟诵):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到乡村农家去品味一下他们的生活吧。3.老师板书课题《游山西村》,生齐读课题。4.检查预习,指名读诗。(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注意平翘舌,读到生字的地方多读几遍,要读准字音。(2)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读出诗歌的节奏美。(3)全班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美。(4)掌握记诗方法。二、合作学习,理解诗意师:回忆一下前面一首古诗我们是按照什么样的步骤来学的?(理解诗题→了解作者→理解诗句→熟读成诵→领悟意境)1.理解诗题: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2.了解作者:根据你的了解简单谈谈诗人陆游。3.理解诗句。4.熟读成诵: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这首古诗,比比谁的朗诵更优美。5.领悟意境。
6.爬山虎的脚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2.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同时增强他们具有爱自然保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突破方法:要让学生知道“一脚一脚向上爬”的意思,就好像登山队员一样一脚就一脚牢地往上爬。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爬山虎这一植物没有过直观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突破我遵循直观性教学原则,利用实物观察教学法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感受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秘,还欣赏了变化多端的火烧云。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观赏一种奇怪的生物──爬山虎。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然后说说通过初读课文对爬山虎都有哪些了解。生自由读文后交流:2.请五个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三、学习生字新词1.学习生字①开火车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口头组词。(着墙”的“着”不读zhe,应读zháo)
f②分析字形结构,抽生说每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