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北京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东城二模】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6~18题。(共7分)
【材料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之后第四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系统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2000年,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建成北
斗一号系统,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①、广域差分②和短报文③通信服务;2003
年,发射第三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
第二步:2004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2012年年底,完成14颗卫星发射组网,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第三步:2009年,启动北斗全球系统建设2018年发射18颗卫星,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基本服务;计划2020年前后,完成35颗卫星发射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材料二】
在北斗三号系统开通全球服务前,北斗二号系统亚太区域服务应用产品就已进入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缅甸的土地规划、河运监管,老挝的精细农业、病虫害监测,到文莱的都市现代化建设、智慧旅游,中国北斗系统已大显身手。
这些年,北斗的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
2014年6月5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提出北斗系统落地阿拉伯项目的倡议。
2015年5月8日,中国与俄罗斯签署北斗和格洛纳斯系统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
2018年4月10日,中国北斗首个海外中心中阿北斗GNSS中心在位于突尼斯的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总部举行揭牌仪式。
不断探索与东道国开展合作的模式,让北斗走得更稳更远。
(选自《北斗,拥抱全球》,新华社,201812)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积极建设一张全国地基网,让中国用户可能获得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导航服务。北斗地基增强系统2016年正式上线运行,具备在全国提供实时动态厘米级、事后处理毫米级和快速辅助定位能力,行业最重视的“首次定位时间”被缩短到了5秒。
f北斗系统近年来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大力推广,影响力日益提升。凭借精确定位与发短报文等独门绝技,北斗吸引了众多企业合力培育生态圈。比如凭借厘米级定位,送货的无人机可以准确降落在客户的阳台上。共享单车、小汽车、割草机器人等也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