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灯。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报警器(可增设闪光);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以及防护区采用的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信号,应保持到防护区通风换气后,以手动方式解除。3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用于疏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区内打开。4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小于每小时5次。5储瓶间的门应向外开启,储瓶间内应设应急照明;储瓶间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地下储瓶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应设在下部,可通过排风管排出室外。6经过有爆炸危险和变电、配电场所的管网,以及布设在以上场所的金属箱体等,应设防静电接地。7有人工作防护区的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不应大于有毒性反应浓度。8防护区内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的充压压力不应大于25MPa。9灭火系统的手动控制与应急操作应有防止误操作的警示显示与措施。10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宜配置空气呼吸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一般规定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按应用方式可分为全淹没灭火系统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①全淹没灭火系统应用于扑救封闭空间内的火灾;②局部应用灭火系统应用于扑救不需封闭空间条件的具体保护对象的非深位火灾。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全淹没灭火系统一般规定(1)对气体、液体、电气火灾和固体表面火灾,在喷放二氧化碳前不能自动关闭的开口,其面积不应大于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3,且开口不应设在底面;(2)对固体深位火灾,除泄压口以外的开口,在喷放二氧化碳前应自动关闭;(3)防护区用的通风机和通风管道中的防火阀,在喷放二氧化碳前应自动关闭。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局部应用灭火系统一般规定(1)保护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宜大于3ms。必要时,应采取挡风措施;(2)在喷头与保护对象之间,喷头喷射角范围内不应有遮挡物;(3)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液体时,液面至容器缘口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①启动释放二氧化碳之前或同时,必须切断可燃、助燃气体的气源。
f②组合分配系统的二氧化碳储存量,不应小于所需储存量最大的一个防护区域或保护对象的储存量。③当组合分配系统保护5个及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时,或者在48h内不能恢复时,二氧化碳应有备用量。a备用量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