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抬棚,提高支架的侧向承载能力。
(2)掘进巷道冒顶事故防治措施:
①可能的情况下巷道应布置在稳定的岩体中,并尽量避免采动的影响。
f②巷道支架应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以抗衡围岩的压力。③巷道支架所能承受的变形量,应与巷道使用期间围岩可能的变形量相适应。④尽可能做到支架与围岩共同承载。支架选型时,尽可能采用有初撑力的支架;特别注意顶与帮的背严背实问题,杜绝支架与围岩间的空顶与空帮现象。⑤凡因支护失效而空顶的地点,重新支护时应先护顶,再施工。⑥巷道替换支架时,必须先支新支架,再拆老支架。⑦在易发生推垮型冒顶的巷道中要提高巷道支架的稳定性,可以在巷道的支架之间用拉撑件连接固定,增加架棚的稳定性,以防推倒。倾斜巷道中支架被推倒的可能性更大,其支架间拉撑件的强度、密度要适当加大。(3)掘进巷道交叉点处冒顶事故防治措施:①开岔口应避开原来巷道冒顶的范围:②必须在开口抬棚支设稳定后再拆除原巷道棚腿,不得过早拆除,切忌先拆棚后支架棚。③注意选用抬棚材料的质量与规格,保证抬棚有足够的强度。④当开口处围岩尖角被压坏时,就及时采取加强抬棚稳定性的措施。(4)掘进巷道过断层等构造变化带时的安全措施。①加强巷道掘进地段的地质调查工作,特殊地段,应当有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否则不能开工。②巷道在破碎带中掘进,应做到一次成巷,尽可能缩短围岩暴露时间。③施工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交接班和安全检查制度。④掘进工作面临近断层或穿断层带时,巷道支护应尽量采用砌璇或U型钢可缩性支架支护,棚距要缩小。⑤减少放炮装药量,除低因放炮对断层附近破碎顶板的震动。⑥减少空顶距离,及时支设临时支架,永久支架要跟上,滞后距离不得大于24m。⑦巷道支架背板要严实,一方面提高支架对围岩的支护能力,另一方面要防止掘进中漏顶或漏帮。
f⑧当断层带处顶板特别松软、破碎时,要采用超前探梁支护的办法管理端面不稳定顶板,即用长5m左右的钎杆沿支架顶梁的周边把断层破碎带处顶板裂隙圈起来。
⑨在掘进迎头挖柱窝时,要先架好探板式撞楔,然后人在撞楔下工作。
⑩在顶板岩性突变地段,要及时打点柱支护突变带顶板。对伞檐状危害岩要及明敲掉,敲不下时,要在伞檐下打上撑柱,并在其下加密柱棚,可加打抬板棚。
⑩巷道临近断层等构造带时,放炮前还必须检查掘进头瓦斯等有害气体的积存情况,工作面附近20m内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不得超过1。如果断层与某含水层有水力联系,事先还必须做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