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政治
第Ⅰ卷客观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14年9月3日,澳大利亚慈善家魏基成夫妇向中国云南省鲁甸县地震灾区捐赠3万件棉服,发放给当地受灾群众。材料中的棉服A.是商品,因为有使用价值C.是商品,因为有价值B.不是商品,因为没有用于交换D.不是商品,因为不是劳动产品)职能。
2、小王一家“五一”期间到花果山旅游,标价为30元的旅游纪念品,通过讨价还价最终25元买到。这里的30元、25元分别执行货币的(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B.流通手段价格尺度D.世界货币、贮藏手段
3、2013年某国生产甲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14年该国生产甲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A.600万元,6元C.600万元,5元B.500万元,5元D.720万元,72元
4、2012年9月19日,100美元63160元人民币;9月27日,100美元63063元人民币。如果此后一段时间汇率持续这样的趋势,则①利于中国产品更多出口到美国市场;②中国赴美留学学生的教育成本增加,人数可能减少;③我国企业在美国投资办厂的成本降低;④美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的人数可能下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6、“明前茶”专指清明节前所采摘、制作的茶叶。清明节前采制的春茶积蓄了数月的营养成分,芽叶细嫩,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时由于清明节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这说明A.优质优价,商品质量决定其价格B.“明前茶”需求弹性大,价格影响需求
1
fC.物以稀为贵,供求影响商品价格D.人们偏好“明前茶”,价格影响消费心理7、越来越多的人过起了“租生活”。“租生活”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快乐,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这里的“租生活”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②是钱货两清的消费;③体现求实消费心理;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8、汽车需求量(Q)随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