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新课标】
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请将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苏格拉底在临刑前,克里托劝他逃走时,他却说:“我决不从任何朋友那里随便接受建议,除非经过思考表明它是理性提供的最佳办法。”服刑自杀时,他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克里托,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这些话表明苏格拉底看重的是A.人的传统知识B.自然万物内在的“理”C.有道德之人自己的感觉D.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2.“雅典民主政体把它的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材料体现出作者担忧雅典的民主A.可能会导致权力的滥用B.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C.过分强调民主的广泛性D.会削弱贵族的政治权力3.梁启超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认为,中国周代和古希腊的国体相同点最多,中国周代和古希腊前期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5.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三者的共性是A.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B.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柳宗元这段话实际否定的是A.西周时期形成的分封制B.秦朝建立的郡县制C.统一货币的制度D.西汉郡国并行制7.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而平民百姓,因为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