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写作者的素质与文章要素
教学内容:写作者的基本素质;写作的基本规律;文章的基本要素。
教学目的:通过精讲理论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写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认清写作的基本
规律,理解文章的体裁、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面等要素。
教学重点:文章的体裁、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面等要素。
教学难点:应用文的主题和结构。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教学法、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节写作者的基本素质
一、思想政治素质应用文写作政策性强、实用性强,因此要求写作者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1、提高政策水平,加强思想建设写作者要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修养和政策水平。2、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写作者应该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绝对不容许隐瞒浮夸、弄虚作假。3、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写作是一项很艰苦的劳动。不仅写“大块”文章往往要“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即使是创作一份广告,写一纸产品说明书也要作艰苦细致的工作。这就要求作者应具有不辞劳苦、任劳任怨、甘为人梯的思想准备和应具品质。4、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应用写作是一项紧密联系实际、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细致工作。它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草
1
f率,需要认真细致,一丝不苟,靠“想当然”或“凭空构架”会贻误工作,造成严重损失的。粗枝大叶是应用文写作的天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应当是每一个应用文章写作者的“座右铭”。
二、文化业务素质(一)熟悉本部门、本行业的业务(二)把握应用类文体特点1、学习写作知识2、掌握文章格式不少应用文章是有惯用格式的,这些格式或有所规定(如行政公文)或约定俗成,写作者必须遵循而不可随意变更或忽视。3、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技巧4、注意文面所谓文面,即文章的外在形式文章的卷面。应用文写作不仅要追求文章的内在美,也要注重其外在美。(三)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写作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第二节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文章的基本要素
一、写作的基本规律“由物到意”、“由意到文”这一“双重转化”是写作活动普遍存在的基本规律。“由物
到意”,在写作上被称为“意化”,“由意到文”则被称为“物化”。1、意化
2
f所谓“意化”,是指“由物到意”、“由物到情”的转化。也就是指由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到作者认识的转化,由“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的转化,由写作客体向写作主体头脑中的转化。
2、物化所谓“物化”,是指“由意到文”,“由情到辞”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