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委员。下辖第七、第八、第九旅,共26万余人。第三纵队先后参加了辽阳、本溪地区作战、四平保卫战、四保临江作战等战役战斗。1946年冬,国民党军趁我军在南满落脚未稳之际,企图将我军赶进长白山高寒山区冻死、饿死、困死,而后进犯北满。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与友邻部队一道,在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绝地求胜,采取内外线密切配合的方针,在临江、通化地区浴血奋战,连续击退国民党军3个主力师的4次猖狂进攻,粉碎了敌人“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企图,一举扭转了南满和整个东北战局,改变了南满和东北敌我力量对比,使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为发动辽沈战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7年9月下旬,东北解放军发起秋季攻势。此时三纵受领的任务是,歼灭开原县威远堡至西丰间的敌五十三军一一六师。几乎与此同时,新任第三纵司令韩先楚在一个叫“小四平”的村庄走马上任了。在韩先楚上任后的作战会议上,对如何打这一仗发生了争论。有同志认为应该集中全纵兵力,首先打击、歼灭西丰之敌。韩先楚却说,敌一一六师在开原以东的小镇威远堡,驻着敌一一六师师部、三四七团及辎重队、特务连,而这里只有临时修筑的野战工事,守军也只有一个营。我们长距离奔袭,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用“掏心”战术直插威远堡,打掉它的头!其他敌人一定会出援,我军就可在半路上伏击,将其各个歼灭。
f两个方案都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对方,最后上报“东总”裁决。第二天下午,“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复电到了:“按先楚案实施战斗。”于是,旋风刮起来了9月29日,三纵各师团冒着冰凉的秋雨开始向攻击和阻援地域运动。战士接到的命令是要快,要快!还要隐蔽行动,急行军200华里,第二天凌晨进入指定位置。夜色中,三纵七师前卫二十团和纵队炮团,陆续从威远堡的山下通过,那里的敌人毫无觉察。半夜时分,韩先楚带指挥所抵近威远堡,爬上距威远堡1公里多远的东山。这时部队已做好战斗准备。天色渐明,国民党军驻地响起起床号声的同时,三纵攻击的枪炮声响了起来。顿时,威远堡火光闪闪,爆炸声此起彼伏。敌一一六师师长刘润川听到枪炮声,连问什么情况,当确认是共产党的部队来进攻时,说:“他们是从哪里来的?难道插上翅膀飞来的?”他给驻西丰、莲花街的三四六团、三四八团下令:立即赶来救援师部。又给友邻的三十师、一三○师发报求救。他手下的两个团接到命令赶来救援时,进入了三纵队布置好的伏击地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