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哲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10102)
一培养目标1、本专业培养具有高深哲学理论素养,热爱祖国文化,品德优良,学风严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实际工作者。2、要求博士研究生具有广博、深厚、精透的中国哲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初步掌握第二外语。熟悉国内外本学科的研究状况,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趋势,具有独立分析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能熟练运用中国传统学术方法和现代学术方法,对复杂课题进行独立地创造性研究。3、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政府机关、新闻出版等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理论宣传和实际工作。二研究方向1先秦两汉易学哲学2易学史与易学哲学3易学与汉唐哲学4先秦儒学与哲学5儒道思想比较研究6宋明理学7中国近现代哲学三学制与学习年限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4年,达到正常毕业要求可提前1年毕业。学习年限为37年。四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3学分,其中必修课12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学分,由导师自行安排,学分记入总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1必修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计2学分。专业外语,计2学分
f学位专业课,计3学分第二外国语(英),计2学分。第一外语为非英语的学生必修。前沿讲座,计5学分(1)前沿讲座的形式:本专业的前沿讲座主要就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使本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对当代学术发展的趋势有清楚的了解,以便使他们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前沿问题或重大课题的研究。前沿讲座主要采取主讲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主讲人提出问题,阐明观点,随之进行讨论。博士生参加前沿讲座的次数不得少于9次,其中个人主讲不得少于2次。(2)考核方式:每参加三次前沿讲座计一分,主讲一次计一分。2、选修课可选修1至2门,计入总学分。第二外国语,2学分。博士研究生第一外语为英语的,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则第二外国语必修英语。3、补修课同等学力、跨专业考入的博士研究生需补修本专业硕士课程2门,成绩计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六中期考核本专业对博士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在第三学期进行。中期考核是对博士生入学一年来思想、课程学习、科研能力、论文准备、健康状态等的综合评估。考核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以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级计分,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无硕士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