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作者:徐忠从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46期
【摘要】作为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应该十分重视素质教育,并切实地把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初中物理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门课程,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提高科技素质的开端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认真挖掘教材中隐含的物理方法,并在教学中予以渗透。通过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关键词】素质教育挖掘方法素质教育不是以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为目的,而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因此,教学中仅仅让学生理解、掌握现成的书本知识,能用现成的知识解答物理习题,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为此,教学中必须认真挖掘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因素,并按素质教育的要求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下面以《杠杆》一节的教学为例,谈谈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和看法。1要重视“力臂”概念的形成过程力臂的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是本节教材教学的难点和关键。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人挑东西时的扁担,卖菜用的杆秤等近似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且这类杠杆所受的力往往与杠杆垂直,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正好与相应的力臂相等,因而对“力的作用点与支点的距离要影响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有很深的体验和印象,所以学生很容易把力的作用与支点的距离错误地跟力臂等同起来……通过画图直接给力臂的定义从支点到动力(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阻力)臂,不可能消除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早已形成的关于力臂的“前概念”,故力臂的正确概念很不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来,也不利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办法是,把学生分成24人一组,事先给每组准备好杠杆、铁架台、弹簧秤、钩码、细线等器材,并把杠杆中点支铁架台上,把钩码系在距中点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实验中钩码及其悬挂点位置保持不变),其重力视为作用在杠杆上的阻力。然后让学生用弹簧秤作用在离支点远近不同的位置(可在支点左、右两边各选三个不同的位置)上,把杠杆拉至水平位置时,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不动和弹簧秤的轴线与杠杆垂直,读取并记录每次弹簧秤的示数,让学生对几次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