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据统计,每增加1万辆汽车,拉动GDP增长8882亿元,钢产量141吨,生铁123吨,原油203万吨,玻璃产量167箱,合成橡胶01万吨,轮胎134万条,公路里程4288公里。汽车业产业链长,产业汽车业是劳动、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解决就业问题贡献大。整车上游的零部件产业、下游的汽车销售及售后、汽车金融服务业等带动就业岗位数量多。整车行业的每个就业岗位能带动零部件等附属行业的75个就业岗位。关联系数较大,上下游分别为065、263。
2004年,全行业117家整车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3407亿元,利润为244亿元。经过3年的发展,2007年前11个月,16家重点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915754亿元,预计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利润将超过600亿元。在2005年,汽车业产值达到12万亿元,汽车行业向国家纳税超过2000亿元。行业直接从业人员180万人,产业链的相关从业人员超过1800万人。2006年底,全国汽车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7。而在2008年汽车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8。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09年中国汽车工业30强企业名单中包括整车制造企业2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5家,摩托车整车制造企业5家;民营企业14家,国有企业13家,三资企业3家。2009年30家汽车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76万亿元,增长27;实现利润1197亿元,大幅增长81。20家整车制造企业生产汽车1293万辆,占全国总产量1379万辆的94;轿车比重更高,20家大企业737万辆,占全国总产量747万辆的986。
2011年入选汽车三十强的企业,包括22家汽车整车制造企业,3家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5家摩托车整车制造企业。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7401亿元,同比增长1184,利润245448亿元,同比增长955。
中机联执行副会长蔡惟慈说,通过盘点后可以看出,机械、汽车行业大企业在行业中企业数、从业人员的比重不高,但主营业务收入和实现利润占全行业的比重则明显大得多;机械、汽车行业大企业加速崛起,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目前,机械行业大企业继续稳定发展,成长性依然良好,特别是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特大企业迅速增加,2003年只有3个,2011年已达67个。
从2003年到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企业从3个增加到67个,占汽车大企业的比重由30提高到77。其中超千亿元的特大企业,2003年只有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1家,2011年增至11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