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类价值文档首发!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60号解读: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新规财税法规解读获奖文档
2015年9月11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非居民纳税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60号)。这是税总贯彻落实国务院5月份要求的取消非居民纳税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事前审批的重要文件。60号公告颠覆了传统的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事前审批模式,改由非居民纳税人在信息披露的基础上自行评估适用。本期资讯,明税将简要介绍60号公告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一、60号公告的出台背景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124号文),规定了非居民纳税人申请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程序。根据124号文的规定,非居民纳税人申请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消极所得(包括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应事先获得主管税务机关的审批。随着18大以来国务院大力推行的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改革的不断实施,一些原有的税收方面审批事项也被逐步清理。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27号)明确取消49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其中之一就是要求取消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审批。在此背景下,国家税务总局于9月11日发布了第60号公告《非居民纳税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取代了124号的规定。二、60号公告的主要内容1、自我评估模式下非居民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义务
f会计实务类价值文档首发!
60号公告规定,非居民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应当自行判断能否享受协定待遇,如实申报并报送相关报告表和资料。在源泉扣缴和指定扣缴情况下,非居民纳税人认为自身符合享受协定待遇条件,需要享受协定待遇的,应当主动向扣缴义务人提出,并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相关报告表和资料。非居民纳税人未向扣缴义务人提出需享受协定待遇,或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的资料和相关报告表填写信息不符合享受协定待遇条件的,扣缴义务人应依国内税收法律规定扣缴。非居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义务配合税务机关的后续管理与调查。非居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拒绝提供相关核实资料,或逃避、拒绝、阻挠税务机关进行后续调查,主管税务机关无法查实是否符合享受协定待遇条件的,主管税务机关将直接判定该非居民纳税人不符合享受协定待遇条件。2、未及时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或错误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时的补救措施非居民纳税人可享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