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本文由听雨之鸢贡献r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r
失意与潇洒r
读罢庄子的《人间世》,便觉这个篇题确实起得很好。就像王博老师书中所说,它包含的是三个方面:这人、这世界以及这人和这世界之间。于是我便想,庄子哲学中所论及的庄子人生态度,莫过于他怎样在这个世界中保全自己,如何潇洒地面对,如何退却,如何不羁。然而人终究活在世界之中,这世界非身外之物,而是与你血肉相连。他的意志是受世界左右,还是他的意志在左右着世界。如果是受世界左右,那么庄子又何谈恣意地超然物外,潇洒至极呢?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人于世间,他的一言一行势必受世间影响同时又影响着世间。如果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以自己的方式超然处之(比如总是潇潇洒洒,至少表面上),那么,他会给他的左右带来什么呢?或者他的存在对于别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他的处世方法和别人的处世方法产生矛盾,那又会如何呢?也许这还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以同样的方式面对。于是,我便想到了失意与潇洒的接合。当失意遭遇潇洒记得第一次上“庄子哲学”这个课的时候,一位师兄问我,你觉得庄子和其他诸子有什么不同吗?我其实不是特别想过这个问题,只是觉得读庄子,比起孔孟之道来更合乎自己那种追随自由的天性。他又继续问我,那如果你的男朋友是庄子这种性格的人呢?我哑然一笑,脱口而出:不太理想吧。其实这个问题很明白,人总是希望自己过得洒脱,但是当你身边的人,尤其和你最亲近的人也是这种心态的话,你心里可能就不是那么看的开了,甚至难以接受。故事并没有在这儿结束。事实上我的男朋友也和我同样选了这门课。先谈谈庄子的潇洒吧。这在《人间世》中体现得很明白,正好也是我们课程的前面几讲。我很赞同庄子那种与世界若即若离的心态和对生命问题的重视。他的狂傲,他的恬淡,他的不羁,颇有隐者风范。然而他不是一个隐者,甚至排斥这种遁世之举。他是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一个实实在在的生命,他在入世和出世之间若即若离,也就是他所说的“游”。他既不想改变这个世界,也无从改变,他只是安时处顺,悠然自得。他以一种“无用之用”的支离之躯游离世间,甚至从心灵上逃避,这反而是他所向往和追求的。不光要使自己的形体无用,他还要使自己的心智、知识、德行也破碎掉。无疑,这是他的狂与潇洒的表现。然而在另一方面,我却不甚赞同。那就是庄子对待他妻子的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