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这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随着预期的价格水平从P2e上升到P3e,经济的均衡从B点移动到C点。价格水平从P2上升到P3,而产出下降到自然产出水平。(6)图形(3)
PAS2
C
P3P3e
AS1
P2
BAD2
P1P1eP2e
A
AD1Y
名词解释:1.庇古效应:又称实际余额效应,指价格水平变化引起实际货币余额的变化,而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从而直接影响消费,影响总需求和产出。2.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指决策者提前宣布政策以影响私人决策者的预期,然后在这些预期形成并发生
5
f作用后又采用不同政策的倾向。3.古典二分法:古典经济学把变量分为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称为“古典二分法”,并且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化不影响实际变量。4.李嘉图等价:指英国经济学李嘉图提出的一种理论,认为在政府支出一定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征税或发行公债来为政府筹措资金,其效应是相同的,即税收与债务等价。5.滞后性:用来描述历史对自然率的长期持续影响的术语。滞后性是一些经济学家向自然提出挑战的一种机制。6.费雪效应:费雪效应是假设实际利率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它随着储蓄与投资的平衡状况而调整时,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一对一的变动。7.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是用于解释未预期到的物价下降对收入的抑制作用的理论。该理论指出未预期到的物价下降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再分配财富,使债权人变得更加富有而债务人变得更加贫穷。8.总需求外部性:指一个企业的价格调整对所有其他企业产品需求的宏观经济影响。9.奥肯定律:奥肯定律指表示失业率与实际GDP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美国经济学奥肯提出),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10.高能货币:是“基础货币”的别称,它是经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而能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的货币,即货币供给的乘数效应。
6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