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破解高龄农民工养老困局【背景链接】他们为城市建设奉献了青春与汗水,却未必有可靠的保障,年近退休,还常常在做重体力活儿2015年5月发布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在273亿农民工里,50岁以上的占到17,总数超过4600万,而40岁以上的将近12亿。按照我国的现行规定,企业男性职工年满60周岁、女性职工年满55周岁就可退休,身体出现疾患、丧失劳动能力的还可提前退休。退休以后,他们可以从社保基金领取养老金,安享晚年。但是,目前有一批农民工,尽管已届高龄,却难以结束打工生活,仍须通过打工来为自己挣钱养老,“退休”一说与他们无缘。【深度解析】权威论述要抓住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关注一线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等群体,要“逐步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可创业,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习近平要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养老、医疗、低保、住房等基本保障问题。李克强必要性“上有老、下有小”,强度大、收入低,风险高、保障少,是这些“高龄农民工”共同的境遇。无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看,还是从“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的现实需要看,都有充分的理由改变他们的境遇、保障他们的权益,让高龄农民工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养老困局形成根源一是历史的因素。最近一二十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农民工权益的保障,农民工已被纳入了社保系统,企业在招收农民工以后,必须为其缴纳养老、医疗等基金,农民工已经开始与城镇职工一样享受到基本的养老保障。但是,这一制度改革的红利更多是由年青一代农民工所享受,而且由于他们目前还未到退休年龄,因此他们所缴纳的养老保险,就目前来说更多的是用作基金的支出统筹。对于那
f些已经到了需要使用养老金年龄的老年农民工来说,由于年轻时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没有养老金账户,或者即使在后期参与了社保,也由于缴费年限过少而不足以领取养老金。二是现实的困境。有专家计算,农民工的各类保险的缴费率超过40,不少企业因不愿或难以承受这个压力,而没有给予农民工到位的权益保障。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农民工,不仅“议价”能力有限,还面临异地转移的困难。折腾一圈下来,拿到手的可能还没缴的多,更解决不了眼下缺钱的心慌。于是,不少人被迫选择中断社保,甚至弃保。本来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