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在管理中的应用
创新思维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思维成果。其本质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在管理中,经常遇到阻碍管理效率提高的瓶颈问题,常规的思路和方法一时难以解决,就需要充分运用管理人员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逐步解决问题。
一、实施背景我所在的企业是拥有3000多员工的化工化纤联合企业,建设于上世纪70年代,1978年全线投产,现聚乙烯醇生产装置为世界最大产能装置,同时拥有甲醇、合成氨、醋酸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化学合成纤维(维纶)等多台套设备,并具备蒸汽、电能、自来水等自给自足的能力。企业各生产装置和辅助生产装置中既有技术密集型的集中自动控制方式也有劳动密集型的手工操作,员工工作班制有标准8小时工作制、12小时值班制、16小时值班制、二班制(白班和中班)、三班制(白班、中班、夜班)等多种形式,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2015年初,我参与了本企业电子考勤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工作,与项目实施人员共同解决了电子考勤系统中的管理难题,结束了本企业三十多年纸质考勤的历史。实施电子考勤以前的三十多年,企业员工考勤一直使用统一格式的纸质考勤表,一个完整考勤周期的考勤工作流程为:从每个考勤周期第一天开始,由各班组(科室)考勤员根据本班组(科室)员工当日出勤情况按照考勤规则在考勤表中逐日进行手工记载,并于每月考勤结束后按照出勤和缺勤类别分别计算每个员工的各种出勤和缺勤数量并对所在班组(科室)全部人员的出勤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在各班组(科室)考勤统计汇总完成后,将纸质考勤及汇总结果报送至
f本单位劳资员,由二级单位劳资员对本单位全部人员的出勤及缺勤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并依据最终的考勤汇总情况计发本单位每个职工的工资。在进行电子考勤系统规划时,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纸质考勤的缺点如下:
1纸质考勤表中出勤含义表达不清,不能体现员工实际工作班制情况。
纸质考勤表中每人每日出勤记载栏分为上、下2栏,这种考勤表述模式对于不同工作班制所代表的意义不同:对于正常8小时长白班工作制,代表的是当天上午和下午的出勤情况;对于倒班制,既可以分别表示白班的前、后4个小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