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使用的教材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共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本书为必修模块教科书,由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组成。作为高中化学的基础,内容比较广泛,知识较浅显,更加强调和突出基础性,旨在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为继续学习选修课程的学生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知道金属、非金属性质的递变规律。
学情分析
在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对元素周期表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展开本节内容的学习。考虑到学生刚经过一个寒假,以及面临文理分科的情况,本节安排的内容会比较轻松。鉴于该班学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已经大体适应了高中的学习方式,有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已经自学了此部分内容,所以本次的课将主要以交流、讨论的方式展开。高中的学生已经有了科学探究的能力,已经初步具备了处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本节课的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结合数据和实验事实来认识科学规律以及认识到结果与性质间存在关系。
教学目标
1、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规律,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概念。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终合运用有关知识、数据分析处理来解决一些化学问题。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间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体精神。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f3、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有参与化学探究的热情。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养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了解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周期律;3、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原子的得失电子能力、化合价)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2、A4纸30张(对折撕成两半)3、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砂纸、胶头滴管药品:酚酞、2mL1molL盐酸、1molLAlCl3溶液、3molLNaOH溶液、3molLH2SO4溶液、6molLNaON溶液、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