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乱纪现象用斗争,并能正确运用法纪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真正做到知纪懂法,遵纪守法。三、社会公德的践行与养成
(一)我国当前公德的基本现状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如60年代学雷锋,80年代“五
讲四美三热爱”,90年代“希望工程”、“志愿者”活动等。但是,由于我国当前正处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旧体制加速转轨的过渡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出现异常复杂的情况,比如,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在一部分人中有相当大的市场;一些传统道德受到冲击,某些人的价值观念发生混乱,甚至出现黑白颠倒、善恶不明、美丑不分的迹象,这种不良风气严重侵蚀着社会的健康肌体,也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成了一定阻碍。
(二)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各类学校都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基地,作为校园生活主体的青年大学生应该具有
良好的社会公德修养,做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1.大2。学生应该自觉地遵守学校公共生活道德。这包括遵守遵守学校公共生活秩序,
爱护学校财产,尊敬师长,善待同窗等等。只有如此,校园生活才会清新和谐,团结向上,生机勃勃。然而,在现实校园生活里,同学之间有的称霸骄横,有的夜间歌唱,教室会场刻桌文学,食堂里插队。这些虽为个别现象,青年学生还应加以自觉抵制
2.大学生应该自觉地做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率。大学生无论在何处,都应当自觉做“四有”新人,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为整个社会起表率作用,以此推动和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的建设。
3.大学生应当做社会公德的积极传播者。大学生不但应该把遵守社会公德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还应该走向社会,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向社会各界宣传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遵守社会主义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使社会各界人民都积极地行动起来,自觉遵守社会主义社会公德,并同破坏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作斗争,净化整个社会风气,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一)网络道德的提出
156
f《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五章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5年以后,因特网技术全面完成由军事应用向教育、传媒、商业、娱乐应用转化,迅速普及到高等学校研究院所、各大公司、中小公司以及每个家庭。目前全球网民已经3亿多人中国网民也有2000多万人。应当看到,现代计算机信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