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讨论:小节的象征;一位普通的大学生到一家著名的国外大公司去求职,很快被录用了。公司的员工对此很惊诧,问公司的总裁为什么。总裁说:“你们没有注意到吗?他在门口蹭掉脚上的土,进门后随手关上了门,说明他做事小心仔细。当他看到那位残疾人时,他立即起身让座,表明他心地善良,体贴别人。进了办公室他先脱去帽子,回答我所有的问题干脆果断,证明他既有礼貌又有素养。”“其他所有人都从我故意放在地上的那本书上迈过去,而他却俯身拣起那本书,并放在桌上。当我和他交谈时,我发现他衣着整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指甲修得干干净净。有这样小节的人难道不该用吗?”讨论题:当前大学生思想活跃、志向远大,却对身边的一些所谓小事视若无睹:教室脏得没法进入,课间黑板没人擦,宿舍的水龙头开着无人关。在某高校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发现: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但也是这100的学生承认,校园里的种种不文明行为现象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对此,你怎么看?(二)助人为乐助人为乐,就是以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和帮助别人为人生快乐的思想和行为。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爱人者人恒爱之,信人者人恒信之。人总有困难的时候,这就需要人帮助、救济。如在公共场所遇到突发性灾祸(车祸、火灾、溺水、高楼坠物或意外病痛)时,要见义勇为,临危不惧。助人为乐作为社会公德重要内容,就要求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能够主动地关心他人,乐于帮助他人排忧解难;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当别人有缺点时,要善意进行批评和指正;人们之间有纠纷时,能热心劝说调解。注意:助人为乐是应当不计亲疏的、不图回报的,而且是把助人当乐事的。(三)爱护公物公共财物是指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为全体或部分社会成员拥有和使用的物质财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公共财物既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生产资料,也包括用于公共生活
154
f《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五章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的一切财产和设施。公共财物是劳动人民劳动的结晶,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因此,爱护公共财物是每个社会成员应以的道德义务。它要求每个人要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公共财产,在使用公物时要精心保管,厉行节约;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将公物占为已有;而且要同破坏公物行为做斗争。
案例1:公用图书公然被损坏。近年来,许多图书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