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群众使用;如果平常使用不多的,还要安排人员定期适量抽取井水,更新井水。
二要提高古井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一起出力保护。作为舟山第一古井的惠泉井,居然毫无标识,隐落在民居的角落,旁边的群众也根本不知道古井有这么大的来头。听说留方社区内就有水井42口,可又有谁能对这些古井的历史了如指掌。对于古井的保护离不开“自觉”。在四眼井我们听到了附近居民两代人接力清扫的故事,说明鼓励民间组建古井保护志愿队,义务为古井提供清洁服务是可能的。据新闻报道,在全区“五水共治”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留方社区也正在准备发动社区党员来自愿认领公共水井,担当水井“井长”。希望这一举措不仅能请到专人来维护井水的洁净,更能借助这些“井长”来让护水节水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古井的保护更离不开“宣传”。据史料记载,自宋朝始,定海就有凿井取水的记载,明代定海城内有水井36眼,至民国时期城内共有水井339眼。政府要出台保护古井的相关政策,对现存水井,包括古代遗留的水井
f进行普查、登记,并在保护好的前提下进行保护性的再利用。要将每口古井的历史让更多的人们知晓,象四眼井一样都能立一块碑,制作一些古井分布地图之类的学习宣传资料;要建立古井保护使用公约,比如禁止向古井抛弃杂物;要整理出古井分布图、古井旅游线路图、古井保护利用现状图;为方便大家走访,利用百度地图制作了一张简易的调查古井分布图,以供参考。
定海部分古井分布图三要使这些古井从生活必需品向旅游地转变。在对古井完成使用性保护措施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古井的文物、历史功能保护开发,以便在象“定海古城游”等旅游开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惠泉井这样文化价值较大的古井,可以扩大古井占地范围,修建栏
f杆或凉亭,让后人更好地了解古井的文化价值。惠泉井旁边就有一个小公园,可以把井与园打通,建设一个惠泉井公园,这样既能保护古井,还能形成景观。
对古井的周边环境要进行维修与改善,可以按照每口古井的年代,修缮井圈、井栏、井台,把古井四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景点化改造,为充分发挥古井价值奠定基础。
老城区的古井保护,还要防止被旧城改造“吃”掉。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为古井腾出空间,如果实在不能避免,也应尽量避开古井,比如将古井纳入绿化带,就比一填了之好。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