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古城的古井保护利用情况调查报告
南海实验学校七年级12班
夏克非
一、选题原因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定海古城历史悠久。唐代建县,名“翁山”,宋
代时称“昌国”,清代、民国县名“定海”。据史料记载:民国时期定海
城内有水井339眼,这清冽的井水,滋润着古城人的生活和心灵。那么这
些承载着特殊文化信息的古井现在还在吗?保护或者利用的情况怎么
样?
二、调查计划
1、光绪《定海厅志》记载及网络相关文章阅读,了解古水井分布与
历史情况;
2、利用百度地图,标记古井位置,梳理现场考察路线;
3、全家现场考察,对水井及四周环境拍照,记录水质与利用现状;
4、按序整理成文,逐一写历史、现状,整理对策;
5、制作一张古井分布地图,以供参考。
三、调查整理
因时间所限,主要调查定海城北建国路一带部分古井,现记录分析如
下:
1、惠泉井
惠泉井是在舟山医院北门院区的西面,荷花池湾里面找了好久。两口
井在一个小公园的南北,南边有人正在洗衣,有圆形井圈,旁边老人说是
上海人挖的。北边四方形,距离地面一米不到有原来的井沿,旁边有人家
正在造房子,井水被污染;从有两块古老洗衣台看,估计正是这个舟山的
f第一古井。光绪《定海厅志》:“惠泉井,在州北一里。深可二丈许。往宋端拱
二年(989所也。大旱不枯,间有白蛇出见。”
惠泉井2、四眼井四眼井位于建国路40号北侧,就在舟嵊小学校门处。四个井眼均匀分布,井旁则有几个用石头搭成的洗衣台。往井眼里探头一看,古井深度目不可测,但水面能清晰地映衬出人的倒影。
f据井旁石碑记载:筑于元大德二年(1298),井口方石凿四圆眼,井圈相等,井深7米,井壁用长方石横竖相间筑砌,井底铺石,曾是周边上百户人家的共用水源,于1993年6月公布为定海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眼井3、留方井留方井为三眼井,外方内圆石井圈,在北门书院弄旁,井南紧挨着一座公共厕所。可以从建国路向东走桑园弄,也可以从人民北路移动公司旁
f朝西南走入。井旁边有石碑记载鸦片战争时期投河殉国的“军营书记”李昌达夫妻事迹。
据说留方井这个地方原来有个“方河”的池塘,后来被填后留下了这三口井,既是生活用水来源,又可纪念前人。
4、中营衙门井
留方井
f中营衙门井在建国路31号北侧,井圈是正方形石板。井边有舟嵊小学红领巾古井探究铜匾和“中营衙门井”石碑,散乱的放着里面防空洞皮蛋厂人家的各种东西,好象其他人很少来用,井水也微微发黄。
相传是清代总兵麾下有左中右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