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等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机房物理安全。部署机房专用空调、UPS等环境保障设施,对机房设施运转情况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严格对机房人员和设备的出入管理,进出需登记,外来人员需由相关管理人员陪同方能访问机房。
(9)加强对信息系统外包业务与外包方的管理,在与信息系统外包方签署的服务协议中,对信息系统安全加以要求。通过审批、访问控制、监控、签署保密协议等措施,加强外部方访问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管理,防止外部方危害信息系统安全。
f(10)对XX市各单位重要信息系统(包括基础设施、网络和服务器设备、系统、应用等)应有文档化的操作和维护规程,使得各个相关人员能够采用规范化的形式对系统进行操作,降低和避免因误操作所引发信息安全事件的可能性。
(11)在XX市电子政务外网上统一部署网络防恶意代码软件,并进行恶意代码库的统一更新,防范恶意代码、木马等恶意代码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影响。通过强化恶意代码防范的管理措施,如加强介质管理,严禁擅自安装软件,加强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定期进行恶意代码检测等,提高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对恶意代码的防范能力。
(12)对XX市各单位重要的信息和信息系统进行备份,并对备份介质进行安全地保存,以及对备份数据定期进行备份测试验证,保证各种备份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确保所有重要信息系统和重要数据在故障、灾难后及其它特定要求下进行可靠的恢复。
(13)采用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控制措施,加强对XX市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控制,不断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XX市电子政务外网与互联网进行逻辑隔离。通过实施网络访问控制等技术防范措施,对接入进行严格审批,加强使用安全管理,加强对各单位网络使用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XX市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
(14)加强信息安全日常管理,包括系统口令管理、无人值守设备管理、屏幕保护、便携机管理等,促使每位人员的日常工作符合XXXX信息安全策略和制度要求。
(15)按照“仅知”原则,通过功能和技术配置,对重要信息系统、数据等实施访问控制。进一步推广数字证书的使用,以及安全的授权管理制度,并落实授权责任人。对系统特殊权限和系统实用工具的使用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监管。
(16)进一步重视软件开发安全。在XXXX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立项和审批过程中,同步考虑信息安全需求和目标。应保证系统设计、开发过程的安全,重点加强对软件代码安全性的管理。属于外包软件开发的,应与服务提供商签署保密协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