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学号:
考试班级:
题号一得分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试卷5(模拟)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总分
一、判断题(10×110)
1X6132型机床是最大工件回转直径为320mm的卧式铣床。
()
2轴类零件加工时,往往先加工两端面和中心孔,并以此为定位基准加工所有外
圆表面,这样既满足了基准重合原则,又满足基准统一原则。
()
3机械加工中,工件一旦被夹紧就实现了完全定位。
()
4.砂轮的粒度号越大就说明组成砂轮的磨粒尺寸越大。
()
5.车削时主轴径向跳动将影响工件的圆度误差。
()
6.机械零件的磨损量和表面粗糙度值的大小成正比。
()
7.基准不重合误差是由于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引起的。
()
8不管是采用调整法还是试切法加工,只要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就存在
基准不重合误差。
()
9光整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精加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加工表面的尺寸精
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
()
10通常单件小批生产应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在普通机床上组织生产。()
二、填空题(30×1分30分)
1.机械加工中的工艺系统由机床和组成的统一体。,
2.根据产品零件的大小和生产纲领,机械制造生产一般可以分为:
和
三种不同的生产类型。
3.切削用量三要素
和
。
4.常见的毛坯种类有:
冷冲件和其它。
5.工艺基准分:(
),(
),(
)和(
)。
6.机床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是:(
),(
)和传
动链误差。
7常用的刀具材料有
陶瓷材料和超硬材料四类。
8一个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
程,称为()。
9.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状态有四种:完全定位(
),
(
)和(
)。其中决不允许采用的是(
),一般情况下
应尽量避免的是(
)。
10.在普通卧车上加工细长轴,为提高工件的(),一般可采用两种机床附
件(
)和(
),否则易导致加工中工件产生()变形。
班级:
系部:
共4页,第1页
f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括号内)10×1分10分
1.当有色金属(如铜、铝等)轴类零件外圆表面要求尺寸精度较高、表面粗糙
度值较低时,一般只能采用的加工方案为()
A粗车-精车-磨削
B粗铣-精铣
C粗车-精车超精车
D粗磨精磨
2.用无心磨床磨削外圆时,工件夹持依靠
A三爪卡盘
B砂轮导板和支承板
C两顶尖
D三爪卡盘和尾座顶尖
3.选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