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特色,形成鲜明办学个性。2、名师扬校策略:以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为载体,培养各学科教学名师,形成学科教学特色,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声誉。3、文化润校策略:以文化建设为手段,创建、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
2
f度,大力开发独特的校园文化,增强文化的浸润力量,提高学校的文化内涵。
4、质量立校策略: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学质量的监管力度,全方位开发学生多方潜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5、科研强校策略:以校本问题为出发点,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增强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使教师由技能型向学术型发展。
五、发展目标及实施措施(一)总体目标:2018年前学校成为富有农村特色的素质教育的窗口学校。(二)目标分解:一年打基础,二年显优势,三年扬特色。第一阶段:2015年9月2016年9月完善校园整体建设,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制订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队伍建设方案、学校考勤制度、教师奖惩制度等,初步形成一支团结、敬业、善研、创新的教师队伍。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建立教科研新机制,探索新课程改革,确立课题研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优良,办学效益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第二阶段:2016年9月2017年9月充实学校软硬件资源,规划完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教师发展性评价、名师队伍建设实施等工作,加强校本培训,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初步建成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科研素质的教师队伍。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教学质量优良,创建学校特色社团活动。办学效益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3
f第三阶段:2017年9月2018年9月校园文化建设具独特风貌,建成一支具创新能力的、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形成一批较有影响的县级骨干教师。课题研究成果显现。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县平行级学校居于领先地位,特色社团活动办学初具规模,学生全面发展,办学效益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赞誉。(四)具体实施方案(1)形成学校特色主要从课程特色,学校德育特色,教学管理特色等领域深入探索。课程特色主要从体育、艺术学科为主进行开怪和培育,三年后在武术、少儿书法、古筝、二胡、葫芦丝、笛子、电子琴等特色社团上形成稳定的、有成效的校本课程,培养特长学生。还要从其它学科开发特色课程,如:国学教育课程、大课间综合课程,学科实践课程等,开发学生的多方潜在特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学校德育工作模式特色,结合县市教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