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血液中心质量管理科年度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计划
质量管理科工作总结(2012年1~10月)
在中心领导的带领下,在其它科室的支持下,通过科室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质管科顺利完成了2012年110月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质管科1~10月的工作总结如下。一、认真完成工艺卫生、原辅材料、关键设备、血液产品质量检查,确保血液质量1、采供血环境空气细菌培养、储血设备空气细菌培养及内壁消毒效果检测、消毒液浓度检测:采血车、献血屋、发血室、机采室、成分科、质管科、医感室、彭州采血点等共进行565次,不合格12次,合格率979,采血工作人员手指及献血员采血部位培养295人次,合格率100;操作台面培养79台次,合格率100。2、全血外观检查44袋,标签字迹清楚、正规,外观正常,血容量符合率977。3、全血和成分血抽检共332袋,结果基本符合共计316袋,合格率952。4、采血袋、血小板耗材、一次性输血器、注射器、棉签、氯化钠全项检测202批,合格率991。5、检验科阴性标本抽检共596份,符合率100;试剂检测共80批,合格率100;参加卫生部、省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共7次,其中今年4月一次省临床检验中心临床血液学室间质评,成绩未通过。其余成绩均合格。6、关键设备质量检查:检查储血设备321台次、离心机70台次、采血秤658台次、高压灭菌器12台次、紫外线强度6盏次。7、做好血液质量信息的反馈工作,接受临床咨询6次,及时处理临床血液质量投诉。二、监督采供血过程,做好业务科室指导
。量情况的检查2012年5月7日上午,质管科接到储血供血科报告,称5月4日发现机采室当日拟交的1袋单采血小板(条码编号:12044270)冲红,机采室工作人员当即到成分科对其作了离心、分离处理,储血供血科最后接收了此袋单采血小板,但发现其粘稠度欠佳,故不知如何处理。质量管理科工作人员立即到现场对此袋单采血小板进行了检查,发现此袋单采血小板无明显冲红现象,袋内液体粘稠度欠佳。在请示业务科同意后,质管科以无菌接口方式留取了此袋单采血小板的标本,并对标本进行了rbc和plt等项目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此袋单采血小板的plt含量没有达到国家标准。根据上述情况,质管科建议此袋单采血小板不宜发往临床使用。3、单采血小板alt报废率较高的调查与处理23月,针对单采血小板alt报废率较高的问题,质管科多次现场查看机采献血者献血前alt快检过程,多方面分析导致单采血小板alt报废率较高的原因,在机采室、检验科、器材科和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