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与居民,外来人很少使用者绝大多数是学生与居民被调查者中约有20租用过自行车,其中42用于上班上学,使用频率为39为居民上街游玩,使用频率每月6~20次;另有9出于尝试,每天1~2次;偶尔使用;只有约10为外地游客。公共自行车的设立更多地方便了市民日常出行,买菜、接送孩子路途较近,乘公交车麻烦,租骑自行车成了最佳选择,这相较于最初只是为了规范景区服务设施的初衷,一方面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公共自行车系统在促进杭州旅游业方面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我们了解到,公共自行车在游客中的普及率与游客的心理、旅游需求和实际情况大有关联。对大多数第一次或很少来杭的游客来讲,即使手持地图,路边有许多旅行咨询点,孤身或结伴骑车游西湖仍没有跟随旅行团坐车游有“安全感”。加之杭州是全国首例实施该服务的城市,很多游客对此并不熟悉,办理IC卡取车放车等一系列程序无疑给繁忙的旅途添加了额外的工作量。所以,就下沙公共自行车点附近应增设志愿者服务站,加大宣传力度,完善非机动车道建设,让更多的游客一下车便能骑车呼吸着新鲜空气畅游西湖。计费方式合理,多数使用时间在免费范围内计费方式合理,多数使用时间在免费范围内约88的被调查者表示现行计费方式合理,7的人认为偏高,另外8的人认为偏低。公共自行车实行60分钟内免费租用,60分钟以上至120分钟(含),,收取2元租车服务费,收取1元租车服务费,120分钟以上至180分钟(含)超过180分钟以上的时间,按每小时3元计费(不足一小时的按一小时计)。凡乘公交车刷卡起的90分钟内,租用公共自行车的,租车者的免费时间可延长为90分钟,同时计费结算时间也相应顺延。如租用3个小时,将按第一1小时免费第二小时1元第三小时2元共3元。4小时的,第四小时收取3元,共计6元,以此类推。凡乘公交车刷卡起的90分钟内,计费时段将相应延长。用后不还,长期占用将取消租车资格。因此,60的经常性使用者一次性使用时间均在05~1小时以内,如遇特殊情况则会在一小时快到时找路旁停车点还车,再另租一辆,相当于接力。我们不禁疑惑,这样一来广大市民享受便利的同时,公交公司岂不蒙受损失?事实上,当一个城市决定将自行车列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完全按照市场化来运作的模式便很难走得通。杭州市政府明确提出,公共自行车应实行完全的公益化运作。公益性也是杭州公共自行车运营模式最显著特征。这种公益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