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广大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还比较缺乏因此很难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贯彻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用挖苦、尖刻的语言刺激学生,更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这也是农村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学校只重视学科课程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相对固定的内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力度不够,对学生心理影响难以形成合力。在很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有的学校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应如何做还感到无所适从。
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具有战略性意义。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助手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一个人的全面素质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学生成长发展的载体。其次,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它的新观念、新手段还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真正取得“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教师在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突破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变化。即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教师也接受了心理健康的教育。总之,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能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f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1.成立组织机构,形成网络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具体由教科室、教导处、大队部、班主任、心理健康辅导员等若干人组成。制订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计划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计划和年级授课计划并设立心理辅导室,开展日常的心理咨询工作安排一名中层领导负责日常事务指导教师制定具体教育计划,督促教育计划的实施评估教育活动的效果。班主任具体负责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对学生进行初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解决学生常见的轻微心理问题,并及时妥当地把一些较为突出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交给心理辅导室由心理辅导员会同校外专家咨询、诊断、治疗从而发挥早期干预的作用。科任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协助班主任开展辅导工作。
2科学规划教育分段实施
学校开设心理活动课,各班每隔一周安排一节心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