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热及焊后热处理温度应符合设计或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常用管材焊接的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温度宜符合表2的规定。
常用合金钢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工艺条件表2
钢种
焊前预热
焊后热处理
壁厚δmm
温度℃壁厚δ(mm)温度(℃)
fCM
M
VC05Mo
≥15
05Cr05Mo
1Cr05Mo
≥10
1Cr05MoV
15Cr1MoV
225Cr1Mo
5Cr1Mo
≥6
9Cr05MoWV
2Cr05MoWV
3Cr1MoVTi
150200
>20
600650500550600650
150200
>10
650700
200300
>6
700750
250350
任意壁厚
750780
f12Cr1MoV
62511当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时,焊前预热温度可按表2规定的下限温度降低50℃。焊后热处理的加热速率、热处理温度下的恒温时间及冷却速率应符合GB50236的规定。62513对热处理后进行返修的焊缝,返修后应重新进行热处理。63金属管道全位置下向焊工艺631本工艺适合于大直径低碳钢、低合金钢管道的全位置下向焊。632用于下向焊的纤维素型焊条因药皮含有大量有机物,应妥善保管以防受潮。焊条一旦受潮应在70℃80℃下烘烤0510小时,烘烤温度最多不能超过100℃。烘烤次数不能超过2次。低氢型下向焊条则应按产品说明书要求严格烘干。633焊前应将坡口两侧50mm范围内的油、锈、水等杂质清除干净。按设计要求或表3的规定进行焊口组对。
下向焊管口组对尺寸表3
采用的下向焊条种类
单边坡口角度
钝边高度
对口间隙
错边量
错边长度
纤维素型
3035°1220mm1220mm≤08mm≤周长的
f低氢型
103035°0816mm2432mm≤12mm
634焊前按本指导书表1和表2的要求进行预热。635管径≥400mm的管道,采取二人对称焊法;管径≥700mm的管道;采取三人对称焊法。636焊条运条角度可按表4选取(表中12点、3点等指钟点位置)。
焊条运条角度表4
焊道
焊条运调角度
12点
3(9)点
6点
根部
80°90°
70°90°
80°90°
填充
80°90°
60°80°
80°90°
盖面
80°90°
60°80°
80°90°
637打底焊在管子截面12点附近起弧,保持焊条角度80°90°,压住电弧,击穿钝边,均匀快速向下运条,力争短时间内完成打底。
f638热焊和填充焊须在打底焊道打磨和清理之后进行,各层焊道之间的间隔不应超过5分钟,否则应将层间温度加至预热温度,每层焊道的平焊接头处都要进行打磨,各层接头错开2030mm,每层焊肉厚度掌握在2025mm之间。
639盖面焊道应比坡口每边增宽1520mm,运条可采用小锯齿摆动,当母材厚度≥12mm时,采用双焊道盖面成型。
焊道层数按表5选取。
不同壁厚的焊道层数表5
壁厚(mm)
6
78
910
1012
层数
4
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