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综合确定,且焊接工艺性能良好。6142定位焊接缝应符合下列规定:a焊接定位焊缝时,应采用与根部焊接道相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并应由合格焊工施焊。b定位焊缝的长度、厚度和间距,应能保证焊缝在正式焊接过程中不致开裂。c在焊接根部焊道时,应对定位焊缝进行检查,当发现缺陷时应处理后方可施焊。d与母材焊接的工卡具其材质宜与母材相同或同一类别号。拆除工卡具时不应损伤母材,拆除后应将残留焊疤打磨修理至与母材表面齐平。6143严禁在坡口之外的母材表面引弧和试验电流,并应防止电弧擦伤母材。6144焊接时应采取合理的施焊方法和施焊顺序。
f6145施焊过程中应保证起弧和收弧处的质量,收弧时应将弧坑填满。多层焊的层间接头应错开,管子施焊时,管内施焊时应防止穿堂风。6146除工艺或检验要求需分次焊接外,每条焊缝宜一次连续焊完,当因故中断焊接时,应根据工艺要求采取保温缓冷或后热等防止产生裂纹的措施,再次焊接前,应检查焊层表面确认无裂纹后,方可按原工艺要求继续施焊。6147需预拉伸或预压缩的管道焊缝,组对时所使用的工卡具在整个焊接及热处理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拆除。615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6151碳素钢焊接时,一般不采用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只在下述情况时才进行预热及焊后热处理。6152当焊件温度低于0℃时,钢材的焊缝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以上。6153对有应力腐蚀的焊缝,应进行焊后热处理。6154焊前预热的加热范围,应以焊缝中心为基准,每侧不应小于焊件厚度的3倍;焊后热处理的加热范围,每侧应不小于焊缝宽度的3倍,加热带以外部分应进行保温。6155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中,焊件内外壁温度应均匀。6156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时,测量和记录温度的部位和数量应合理,测温仪表应经计量检验合格。6157焊前的预热和后热处理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碳素钢的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温度宜符合表1的规定。
f碳素钢管材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工艺条件表1
钢种
焊前预热
焊后热处理
壁厚δ(mm)
温度℃壁厚δ(mm)
温度℃
C
≥26
100200
>30
600650
6158对热处理后进行返修的焊缝,返修后重新进行热处理。62合金钢焊接操作工艺62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低合金结构钢、低温钢、耐热钢、耐热耐蚀高合金等合金钢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及氧乙块焊。622焊缝的设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便于焊接和后热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