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青春期情感的感觉:冲动、神往、易变,来得快去得也快。这样的感情往往源于过分美化、迷恋对方的外表。激情并不具有专一性,很多粉丝们对自己的偶像也会有这样的激情。
2什么是亲呢
(1)亲昵:是情绪的成分,包括接近感、相互支持和分享。它符合依恋动机的心理动力系统。恋爱最初,亲密感逐步增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和两个人对彼此了解的加深,而最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在良好、健康的关系里,人们甚至在表面上注意不到亲密感,但是当他们共同面对危机时,亲密感就会立即出现。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
(2)教师点评:亲昵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希望对方幸福”、“跟对方在一起时感到幸福”、“相互理解”、“相互给予感情上的支持”、“跟被爱者默契沟通”等等。但亲昵也不具有专一性,某些亲人、朋友之间也很亲呢。但那肯定不是爱,所以我们需要再来看最后一个要素承诺
3什么是承诺
(1)承诺:代表认知成分,无论是短时还是长时感知,至少承诺需要与依恋的动机一致。我们很容易理解承诺在亲密关系里的发展历程,当你第一次遇见一个人时,对爱的过程没有特殊的承诺。但当你们逐渐互相了解,承诺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正如爱的其他成分一样,所做出的承诺也会最终趋于稳定,如果关系变了,承诺也会随之改变。
(2)教师点评:承诺不是什么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也不是什么天荒地老海枯石烂,这些更多只是形式上的,真正的承诺实现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三)什么是学生间交往过密(介绍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15分钟)
老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什么是爱情,那么同学们,什么又是所谓的异性交往过密呢?在这里我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心理学家,他叫埃里克森。埃里克森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有着不同的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015岁是婴儿期。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阶段。154岁是童年期。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46岁是学前期。这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阶段。611、12岁是学龄初期。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11、1217、18岁是青春期。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正在生长和发展的青年人,他们正面临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