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有出血表现时应一次足量输注并测CCI值。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1011)×体表面积M2输入血小板总数1011注:输注后血小板计数为输注后一小时测定值.CCI>10者为输注有效。三、新鲜冰冻血浆:
f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输入大量陈旧库血等)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Ⅺ或抗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一般需输入101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四、新鲜液体血浆:主要用于补充多种凝血因子(特别是Ⅷ因子)缺陷及严重肝病患者。五、普通冰冻血浆: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六、洗涤红细胞: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免输入血浆中某些成分(如补体、凝集素、蛋白质等),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患者。七、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主要用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05×109L、并发细菌感染且抗菌素治疗难以控制者,充分权衡利弊后输注。八、冷沉淀: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vW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因子Ⅷ缺乏症患者。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九、全血:用于内科急性出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和血容量的迅速下降并伴有缺氧症状。血红蛋白<70gL或红细胞压积<022,或出现失血性休克时
f考虑输注,但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扩容仍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主要输血方案。附件五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技术指南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是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期间,在保证重要脏器氧供情况下,人为地将平均动脉压降低到一定水平,使手术野出血量随血压的降低面相应减少,避免输血或使输血量降低,并使术野清晰,有利于手术操作,提高手术精确性,缩短手术时间。一、术中控制性低血压主要应用于①血供丰富区域的手术如头颈部、盆腔手术;②血管手术,如主动脉瘤、动脉导管未闭、颅内管血畸形;③创面较大且出血可能难以控制的手术,如癌症根治、髋关节断离成形、脊柱侧弯矫正、巨大脑膜瘤、颅颌面整形;④区域狭小的精细手术,如中耳成形、腭咽成形。二、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技术的实施具有较大的难度,麻醉工程师对该技术不熟悉时应视为绝对禁忌。对有明显明机体、器官、组织氧运输降低的患者,或重要器官严重功能不全的患者,应仔细衡量术中控制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