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赵佗又以财务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谴”使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国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侯”。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兵守要害处”。公元前111年,汉军十
f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据《史记》等材料二图6示意灵渠位置。
江
南
灵渠
漓
河流
岭
高程m
河渠
江
500200
图6
(3)从军事角度指出秦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并说明原因。(12分)(4)说明灵渠的开凿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意义。8分
f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参考答案
评分说明:1.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
I卷1.B2.D3.A4.B5.B6.B7.C8.D9.D10.B11.C
II卷36.36分答案要点(1)(12分)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3分)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9分)(2)(6分)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6分)(3)(6分)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6分)(4)(12分)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4分)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4分)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4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39.(地理20分)答案要点
f(3)(12分)主要目的是运输粮食等物资,保障军队的后勤供给。(3分)原因是(对秦政权而言,岭南地区位置偏远,远途劳军以至长期统治,保障后勤供给尤为重要。)岭南地区地形崎岖(丘陵广布),植被茂密,陆路交通不畅。(3分)在当时的条件下,大量物资的运输以水路为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