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可靠性得到了保证,故系统自动调整过程得以有效的实现,与未改进加湿系统前相比,干燥周期得以缩短。(2)、后期处理及前段干燥周期对比现对7号、5号干燥室实现了整个过程的验证。2个干燥过程均在后期处理加湿至设定参数后共持续24小时,应力达标,实现了预期目标,同时前段干燥周期与其他整体装窑状况相近的干燥过程相比基本相同。因此总体干燥周期量化后约缩短2天。
2、取得的经济效益以每窑每天干燥费用800元计算,平均干燥周期以一个月计算:每年可直接节约干燥费用8002(124窑年)75000元以上,扣除20的干燥室空闲时间,每年仍可直接节约干燥费用约60000元。同时,由于残余应力的降低,对后期楸木实木产品翘曲变形、开裂等各方面质量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间接效益。八、巩固成果措施和下一步打算
3
f1、巩固成果措施:由于近期干燥的木材较少,故需再进行多个干燥过程的继续跟踪观测,以确定本次QC活动目标实现的可靠性。在日后工作中严格执行调整后的参数,并及时总结进行优化调整。2、下一步打算:在保证后期处理时间24小时以内及应力值不大于2的前提下,缩短整个楸木、柞木干燥周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干燥成本。
4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