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成人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关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我区成人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它们的关系。方法:以我区人群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其年龄在20至65岁不等。结果:(见正文),结论:超重、肥胖、腹部肥胖等与许多慢性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cvd。【关键词】肥胖超重;心血管疾病【中图分类号】r1360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19902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2010年3月至12月,以我区人群为研究对象,年龄都在20至65岁不等。获取男性资料6620份,女性资料5380份,总共获取12000份资料,应答率为83912研究内容和诊断标准:对调查人群用统一的方法进行身高测量、体重测量、腰围以及血压的测量。血生化指标的测定要求比较高,因此必须要在标准化的实验室进行测量,测量的项目有:tg(甘油三脂、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固醇)、血糖。根据我国有关血脂异常防治建议的标准,hdlc090moll的被定义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169mmoll的被定义为高甘油三脂,tc≥569mmoll的被定义为高总胆固醇;判定高血压的标准是sbp≥140mmhg或dbp≥90mmhg
f或是是否有高血压史。判定高血糖的标准是空腹血糖≥61mmoll或是是否有糖尿病史。判定超重的标准为体重指数(bmi)是否超过24kgm2判定肥胖的标准是体重指数(bmi)是否超过28kgm
2。判定男性腹部肥胖的标准是腰围≥85cm女性腹部肥胖的标准是腰围≥80cm。13统计分析:使用数据库软件(epidata20对原始的数据做双份录入,且要更正错误的数据信息。用趋势χ2检验分析发生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危险性增大的趋势是否与肥胖程度增加有关系,再次检验年龄调整后的x2。使用统计软件sas统计p值,p005的结果为有显著意义。2结果21体质指数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异常的关系:从表1中发现,女性的超重和肥胖率明显低于男性,体重指数越高,危险因素异常和2个以上异常聚焦的发生率增长就越明显,其p值都小于00001,年龄调整后的x2仍有显著性变化。从表中可看出超重患者发生上述异常的概率是正常体重着得2倍到3倍左右,肥胖患者发生上述异常的概率是正常体重者的3倍到4倍左右,由此可见,肥胖对cvd危险因素的影响程度,相比较而言,超重和肥胖对高总胆固醇的影响稍低。22腹部肥胖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异常的关系从表2中发现女性的腹部肥胖明显低于男性。从χ2检验结
f果可发现,腹部肥胖明显增大了上述异常的发生率。年龄调整后的χ2仍有显著性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