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四川省成都七中5月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11212345678910
1.《国语齐语》载:“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夷、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春秋时期A.青铜农具广泛使用C.畜牧业发达B.铁器在农业中使用D.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2.《唐律疏议》规定“一准乎礼”,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过程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本质是A.儒家思想是古代法制的基本原则B.儒家思想等同于古代的法律制度C.中国古代已建成法制社会D.儒家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法制和民主政治的发展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把战国至明清中国历史描绘为游士社会、郎吏社会、门第社会、科举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游士社会”出现了夜市和草市C.“门第社会”开始了儒释道合流这说明A.《马关条约》允许投资设厂C.工业革命开始B.列强加紧资本输出D.列强扩大商品倾销B.“郎吏社会”出现了百家争鸣D.“科举社会”开始设置郡县
4.学者李侃《中国近代史》记载:“(中国)1898年进口货物总值比1894年增加了29.3%”。
5.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康有为提出“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其“改易服饰”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社会近代化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增强民族自我意识D.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
6.1914年,袁世凯宣布解散国会,严复表示支持袁世凯,他甚至指出,(这)是袁世凯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情,因为国会除了党争就是捣乱,还不如把国会解散掉,严复还说,中国现在要的不是华盛顿,需要的是克伦威尔和拿破仑。该材料反映了A.中国的国情与英法相似C.国会当时不利于国家发展B.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D.专制理念在中国根深蒂固
7.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
1
f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8.右图反映了我国第一批喷气式飞机诞生的场景,有同学为这幅照片拟了四个标题,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A.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B.公私合营高潮的到来C.大跃进的工业成就D.国有企业的蓬勃发展9.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