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包含银行人员推荐和亲朋好友的推荐,占比分别为449和209。在拒绝使用手机银行的用户中,主要是担心安全问题而拒绝使用手机银行,占比达到480,其次为没有需求,占比为327。
在手机银行使用影响因素中,“便利性强”成为消费者使用手机银行的主要因素,并且此形象也深入人心,占比达到605。“便利性强”主要包括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和随时随地可用两个方面,这两方面进一步解决了手机银行相较于其它类型银行客户端在时间和空间上所面临的问题,促进了手机银行用户的使用。在此我们发现一个关于手机银行私密性安全性的两种不同声音,即使用手机银行的人认为手机银行私密性更好,不用的人觉得手机银行安全性差。所以我们认为,在手机银行使用理念上需要针对这两类人群分别进行引导。
第三,如何使用手机银行。在使用频次上,主要是每周13次及以上,占比达到872,其中以每周13次为主,其次为每天13次,使用频次有待进一步挖掘提升因素。其中以国有银行手机银行使用频率最高,占比达到890,其次为股份制银行的手机银行,占比到达411。
在手机银行使用场景上,“转账”场景居多,其中以小额转账最为频繁,占比达到407,其次为跨行转账,占比达到329,除“转账”外,缴费和查询账目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283和279。
面对所手机银行所使用的场景,“转账功能”的使用情况居于各项功能首位,其占比达到492,其次为“个人银行查询业务”,占比达到354。而且其它的生活缴费逐渐被消费者所接纳,如代缴费、便民充值、购物、购买理财等。
在手机银行使用困扰因素中,“安全性问题”一直困扰着手机银行用户,主要体现在手机丢失后的安全问题、个人信息外泄和交易安全性,其中手机丢失后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占比达到654,尤其对于四五十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而
f言,更加看重安全因素,手机银行“安全”直接影响着此类人群对手机银行的态度及使用情况,改变此类人群对手机银行安全性认知服务,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手机银行用户群体。
在手机银行未来发展期望中,除了“安全”因素外,“智能”成为消费者未来的主要需求,其占比仅比“安全”因素少95个百分点,达到639。未来手机银行的突破点主要集中在“安全”与“智能”两大方面,只要抓住这两点,将会在竞争激烈的手机银行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
第四,如何评价手机银行。手机银行整体使用满意度Top2值884,表现优良。在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整体满意度对比中,国有银行整体满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