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的方法与体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在习题课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及体会如下:一、从物理基础知识着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首先,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每堂习题课前必掌握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要求学生从5个方面(公式名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进行全方位复习。其次,根据认识规律要让学生能灵活应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决实践问题,教师应该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基础习题的解答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题的基本方法及运用物理量时单位必须统一的要求,进而使学生形成解答物理习题的基本模式,培养学生牢固掌握解题的规范和程序,为进一步深化做好准备。让吃透概念,注意应用物理公式中的“同一”问题。一般来说,应用物理公式之前,必须明确公式的物理意义和其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一个公式中所有物理量必须是对应同一研究对象,同时这些物理量还必须是相对同一工作状态而言的。不要将物理公式在题目中张冠李戴,特别是在同一题目中有两个以上的对象或工作状态时学生可能会将这个对象的物理量错用到别的对象或别的工作状态上去。概念理解了,是否就能顺利完成计算题呢?有人也许会说“这有何难,买些练习册来,进行题海战术,多做题,最后熟悉了,题目自然就会做了。
f在我们积极探索新教学法的今天,显然,这样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学生和改革的要求。与其让题海战术弄昏了头脑,不如选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在讲读的过程中给学生练习,前提是练习的题目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让他们在完成过程中领悟公式的含义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解答题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要完成并达到这个效果并不容易,我们不妨试着这样做:对即将学习的物理公式,可以分三步进行:①认识公式,清楚公式中各个符号所代表的物理量,能分别写出它们的单位和导出公式。②理解公式所含的物理意义,从公式可以直接判断其它物理量一定时其中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③应用公式,分简单应用和复杂应用,简单应用就是直接将已知量代入公式求解,复杂应用时除了要很熟悉基本公式之外,还必须有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
二、认真钻研教材精选习题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和解题能力是习题课的核心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对习题的选择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