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则。它最突出的特点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充分体现唯物辩证法。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大会的文献和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获得新发展的重要标志。
(四)晚年曲折发展阶段(19571976年)
19571976年,是继延安时期之后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在此之后,毛泽东哲学思想在艰难曲折中发展。在曲折发展的过程中,毛泽东哲学思想,特别是认识论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1962年1月,毛泽东作了《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特别强调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从实践中一步一步地认识斗争的客观规律。毛泽东晚年在指导思想上产生“左”的错误,从哲学根源来看,是由于他思想上的主观主义,背离了自己一贯倡导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创新精神的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对唯物辩证法的创新
实事求是一词,最初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明朝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毛泽东借用“实事求是”这个古语,对它作了新的解释并赋予新的哲学涵义。他在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时,指出“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一科学的阐释,给实事求是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批判地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辉典范。毛泽东从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角度,对实事求是进行了概括,从学风用语上升为哲学命题,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创新,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思想原则和工作路线。
(二)毛泽东的实践观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新
20世纪30年代初期,毛泽东对实践和理论的重要意义有了新的认识。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实践论》的诞生标志着毛泽东科学实践观的形成。毛泽东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毛泽东系统阐明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